返回
<<银万观点
银万资本余涛:不要低估犯错的概率,然后及时认错

看过某著名基金经理的访谈,其中她/他谈到:我一定会犯错误,如果我选的十个标的,只要我的正确率稍微超过50%,那我就很满意了。

当时无知的我深以为然,并且暗暗以此为目标。

多年以后,我看到了如下的两组数据:

世界著名的柏基基金合伙人大卫亨德森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过如下的数据:

“有研究显示,在1990~2018年期间,全球上市股票中前1.3%的公司(约811家)创造了全球市场几乎所有的价值,60.9%的公司损毁价值,37.8%的公司创造的价值则抵消了价值减损。也就是说,全球上市股票创造的财富总额主要由极少数公司创造,我们希望找到这类公司。”

 

英国著名的基金经理特里史密斯在2018年的文章《股票会跑赢债券吗?》一文中给出了如下的事实:

根据亨德里克贝森宾德教授研究了1926到2016年90年间的上市公司历史数据,“上市公司的寿命中位数仅为7.5年......回报的集中程度仍然令人吃惊。在研究的25967家公司中,仅5家公司就创造了过去90年回报的10%,而4%略多一点的公司就创造了所有回报。

 

我不禁大为震撼,1.3%?4%?对比看来,50%+的数字显得那么突兀。是哪里不对?

答案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远远低估了自己在选股上犯错误的概率。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当然是认知水平不够,芒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想拥有一个观点,你必须得比你能够找到的最聪明的、反对这种观点的人还能反驳这个观点,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你才配拥有这个观点。但是真实的投资世界里,我们一方面很难定义和找到这个“最聪明的人”,也很难客观的评价自己反驳的观点是否正确。因此,即使信奉价值投资观念的基金经理也会基于明显的认知错误选择错误的个股。

其次,商业社会的各种因素变化莫测,环境的变化往往使得最初坚实的投资逻辑崩塌。即使价值投资者倾向于买“慢变”的行业内的龙头公司,但是世界的变化在科技爆炸的当下仍然让人措不及防。

 

既然如此,我们如何降低选股上犯错的概率?

我们的思考如下:

首先,建立负面清单。段永平说投资要做正确的事情,如何做到正确的事情?那就是避免做错误的事情。在投资之前列出负面清单,将明显的错误排除,这在我们的实践中能够排除90%以上的上市公司。

其次,密切的跟踪被投资的标的。在确定了投资标的之后,我们需要密切跟踪具体公司和行业的基本面变化,这样一方面能够印证投资决策的逻辑正确与否,一方面能够观察商业环境和业绩驱动因子的客观变化情况,最后还能加强我们对具体公司和行业的认知水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自己诚实。在发现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在认识到商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时候,诚实的面对,及时认错。因为,我们通常都会低估自己犯错的概率。

 

当然,买入的时候会犯错,卖出的时候也会犯错;我们在卖出上犯的错误自然不少,这种错误基本上都是因为我们对具体公司和行业还是认知不够,需要进一步学习,我们不会在股价波动上止损,但是我们会在发现自己认知不足的时候及时认错。

 

雷达里奥在自己的书《原则》里曾经说过:投资的第一步就是:接受现实。我想,能够诚实的接受现实,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