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银万观点
大陆和香港Pl的比较分析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创新,证券及其衍生品的结构日益复杂,具有较强投资知识的专业投资者(professional investorPI)概念越来越被熟知与广泛应用。PI因其与其他投资者在市场经验、市场地位方面存在的差距,导致各地监管对PI的适当性要求与非认证为PI的其他投资者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也导致各地的监管机构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对PI及其他投资者进行了双轨化监管。

在我国,大陆地区与香港地区的PI在认证的主要原则和逻辑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具体的准入门槛、认证要求投资权限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以上差距主要来源于两地的社会制度及历史发展影响,也对两地资本市场未来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即针对大陆与香港地区PI的定义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两地进行PI认证的区别。

13bd20f8607cbf95aed2ddf8e226358.png

的来说,香港和大陆在PI制度发展、准入门槛、认证要求投资权限、开放度与资金流动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香港PI门槛更高,但投资自由度和国际认可度也更高,可享受全球化、多样化的投资机会和更优的交易条件;大陆PI门槛相对较低,但投资范围相对受限主要集中于境内市场,复杂产品需通过机构渠道进行。投资者可根据自身资产规模与投资目标,可选择适合的市场进行配置。

对于资产管理机构来说,以上差异划分也导致了其开展差异化定位、针对两地特色进行不同的客户群体与市场细分的必要性,大陆更应着眼于扩大客户群、推行符合本土文化特色的产品;香港则更宜聚焦高端客户,开发跨境创新产品,拓展海外业务版图。尽管分而论之,但金融产品/服务的设计与创新、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与健全的合规运营制度仍是两地机构的立足之本与生存之基,在此基础上适应不同市场特性才是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永恒追求的主题。同时,若能聚焦新兴产业与绿色金融领域、加强与金融科技融合,必将提高资管服务的质量,取得更为长足的发展。



【免责说明: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成为出售任何金融产品/服务的要约、推介及邀请。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根据本身投资经验、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及承担风险程度等因素去衡量是否进行投资以及进行何种投资。若有需要,请在投前咨询专业机构的建议。以上资料未经两地监管机构审核。若所涉内容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联系方式:0571-88995701/hr@invar-capita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