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万资本余涛:低买才能高卖
从中报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盈利增速同比出现负增长。半年报显示,WIND全A按照整体均值法(将所有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加总除以上市公司数量)计算,23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率为-4.42%。这反映了23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较大困难的事实,尤其考虑到22年第二季度上海疫情造成的低基数影响,这个数字被金融圈以较为悲观的态度解读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是客观的事实,我们在接受的同时,让我们来看看一组其他的数据。
WIND全A指数成分股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中位数是1.57%,意味着有更多的公司在23年上半年实现了正增长。
创业板指数、科创板50指数在今年上半年按照整体均值法计算净利润分别增长了20.16%和11.57%。
除了沪深300和WIND全A指数外,中证500、上证50、创业板指数、科创板指数和恒生指数均在今年上半年无论是中位数还是整体均值法计算实现了正增长。
再让我们看看硬币的另一面,各大指数的估值水平。
我们一直强调,市场估值的底部应该用市净率来衡量,因为净资产是一个累计值,更加稳定也就更容易在各期进行比较。市场顶部应用市盈率来比较,因为在乐观的盈利基础上更高的估值反映了市场的泡沫程度。
我们看到,在我们统计的所有主要指数中,除了创业板指数和上证50指数的市净率分位数略高于20%以外,其他指数的市净率分位数均处于个位数,这意味着以市净率计算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低于历史上90%以上的时间。
显然,市场已经将上半年盈利负增长的现实充分的消化了。
问题是,盈利是否还会继续负增长?估值是不是能突破历史极限继续下行?
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是否会继续负增长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宏观命题,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进行预测,但是我看到了一些积极的现象:
我们看到代表领先指标的制造业PMI指标和与房地产投资高度相关的螺纹钢期货价格几乎同时在5月底见底回升;我们看到南华工业品指数甚至在近期创了年内新高。
与此同时,估值处于历史比较极端的位置,再向下的可能性当然有,但是概率呢?
更加重要的是政策层面的重大信号:
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
国务院、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轮番上场,针对房市、汇市和股市连续出台了多项托底和支持的政策。
市场呼吁下调印花税:安排!
市场呼吁加强对量化的监管:安排!
市场呼吁限制大股东减持:继续安排!
我们相信,仍然会有一系列的支持股市上涨的政策连续出台。
让我们看一下如下这样的一张表格:
这是中央政法大学的刘纪鹏教授团队统计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股市作为新的流动性和居民财富的蓄水池有巨大的空间并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我们相信,政府的高层一定也意识到了股市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对流动性的吸收、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助力中国经济转型等方面可能的巨大作用,因此,这次的政策底将更为扎实,我们也应该对中国股市的中长期前景更加乐观。
啰嗦了半天,归根究底就是一句朴素的道理:买在低位才可能卖在高位。
市场就是不信啊?
我们以为,市场短期没有信心的原因和我们认为市场信心大概率会扭转的原因是一致的:人性。
在别人恐惧时应该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