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会系列之《高成长型团队》
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名字叫《高成长型团队》。作者是惠特尼-约翰逊,是一位美国女机构投资分析师。她曾长期服务于美林证券等大型投资公司,后与哈佛商学院一名教授共同创办“颠覆性创新基金”,连续两年被管理思想家排行榜评为“未来思想家”。目前,她在一家快速发展的私企中担任CEO,致力于帮助企业管理层激发员工个人潜能,推动企业发展。 同时,作者惠特尼-约翰逊还常年在哈佛商学院授课,是《哈佛商业评论》广受好评的撰稿人。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高成长型团队》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共有七章内容,整体框架是围绕如何了解和管理员工的个人学习,以吸引和激励他们而展开的。
第一章为“S型学习曲线”,解释了S型学习曲线的基本概念。书中将曲线分成三段,曲线的底部是对未知的不安; 曲线的顶端是达到熟练掌握某项能力后收获的自信;在底部和顶端之间,曲线的陡峭部分就是魔法发生的地方,在这个阶段,员工最快乐,学得快且高度投入。第二章为“促进学习和成长的七大因素”,概述了管理者支持和促进员工沿着学习曲线向上移动的七种方法。解答了如何确定每个员工在他们个人学习曲线的位置,最终熟练掌握现有的曲线,然后开启一条新的曲线。第三章为“招聘和雇用”,第四章为“管理渴望成功的新员工”。这两章分别解释了在招聘和入职时管理者应该采用的方法,这两个阶段,正是团队管理者对他们的员工新学习曲线知之甚少的时候。第五章为“发挥个人的优势”,描述了如何管理“最佳点”,即学习曲线的陡峭部分,也就是员工最大限度地投入工作并快速学习的阶段。第六章为“管理处于曲线顶端的尖子”,讨论了管理者在曲线的顶端,也就是员工熟练掌握某项能力的阶段需要了解的内容。第七章为“帮助员工开启新的学习曲线”,描述了如何在公司内部精心制造新的挑战。
书中,作者把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变化,概括为S型曲线,也就是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的,每个人都会经历“缺乏经验”“高参与度”“熟练掌握”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成长曲线中的“底端、上升段、顶端”,这本书的七章内容就是紧紧围绕这三段进行描述的。书中引用了大量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翔实的案例,可以帮助管理者快速了解员工的真实状态,通过推动团队成员的个人成长,实现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为团队注入活力,提振士气,提高效率,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始终保持团队竞争力,打造卓越的高成长型团队。
第二部分:《高成长型团队》这本书的重要观点。
这本书中,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和案例研究,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及时的指导,书中大量观点新鲜、独特而有价值,在这里整理如下观点和大家分享:
观点一:下好一盘棋,需要关注每一颗棋子。象棋的棋子是由特定的角色来定义的,它们各自有不同的走法,同时又能协同工作。一个优秀的棋手既了解不同棋子的特定走法,又知道何以互补的方式部署它们。作为管理者,既要看到全局,又要了解不同个体的角色。当我们能以最佳方式协调这些人的角色,并且总能提前想出下面几步走法时,我们的团队目标就能实现了。
观点二:失败可以促进个人颠覆(这里的“颠覆”,是作者颠覆性成长的一个理论,包含有“发明、创造、挑战、进步”等等的含义)。并非所有的失败都可以避免,也不太可能避免。有时候事情搞砸,我们就要面对后果。失败经常是鼓励一个人再次尝试,并持续尝试的一个重要信号。从失败中学习不是人的本能,但是,如果让失败具有教育意义,失败就能极大地促进个人颠覆。
观点三:听取新员工的“局外人”想法。我们都喜欢听使自己感到舒服的想法。如果我们对最初不同的意见能欣然接受,或者说如果我们敢于退一步,给新人一个发言的机会,学会从那些还没有因熟悉而盲从的新人那里征求意见,说不定未来的业绩和创新就取决于此。
观点四:“需要是发明之母”。这句格言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绝望与颠覆,以及颠覆带来的创新力常常是紧密相连的。当没有梯子时,我们可以试试绳子。当我们没钱的时候,当我们用尽了传统渠道所能提供的一切可能时,我们就会探索或发明一个新的渠道。
书中还有很多新颖和有价值的观点,有许多耐人寻味和给人启迪的故事,在这里就不详细列举了。
第三部分,《高成长型团队》给我的启示
这本书是我入职以来读到的第一本关于企业团队建设方面的书,虽然它的面向对象是企业管理者,但对于我这样一位处于“S型成长曲线底部”的新员工,收获也非常大。
一是这本书使我认识到,不论在什么岗位,必须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书中的“S型成长曲线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低级、中级、高级的成长过程;公司的每名员工,在某个阶段都能在“S型成长曲线”上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我们的业务技能、管理经验、服务客户水平等等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得来的。公司前台员工要做到业务精练,中后台员工要做到热情周到,管理人员要做到驾驭企业向更高层次攀升,都在于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只有我们通过不停的学习,掌握了熟练的业务技能,学会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了对客户的服务水准,才能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才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方面,我们公司也形成了很好的学习制度,比如:定期举办悦读会,一方面提升了员工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给大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可以锻炼我们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
二是这本书使我认识到,造就人才途径多种多样,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需要人才,一种方式是从外面聘请,另一种方式是在内部培养。相比之下,内部培养的人才,更适合于企业,更能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这本书对企业员工的成长列出了大量的事例,给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比如就如何招聘、怎样用人、不同阶段如何激励培训都给出了具体办法,读后受益匪浅。
三是这本书使我认识到,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须深深地爱着这个集体。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认同企业文化。对于自己承担的任务,要把它当作一件极为重要事情,分清分量,按时做好。工作就是责任,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应该做到更好。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即使是辛苦枯燥的工作,也能从中感受到价值。当你对自己的工作和公司负责的时候,你就会认真对待工作,努力做到最好。当你完成使命的同时,就会发现成功之芽正在萌发。做一个优秀的员工,就要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以上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由于这本书是翻译过来的,书中有些表述方法不太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可能影响了我对作者真实意图的理解,肯定有一些不妥当的地方,请各位同事谅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