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万研究:为什么指数增强投资越来越受到重视?
指数不仅能帮助我们评估股市波动,还能够捕捉和反映整个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形势,人们往往将指数作为衡量市场情绪和相关行业部门及市场价值的尺度,以及将指数用做资产配置工具。股票指数投资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投资策略,旨在追踪特定市场的整体表现。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多次强调长期持有股票指数基金的优势,并称其为普通投资者最佳选择。他认为,指数基金能在长期内击败许多主动管理的投资组合。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等著名经济学家认为,指数投资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散策略,能够最小化个别股票风险,提高整体投资组合的稳健性。《华尔街日报》等著名期刊曾发表过多篇研究指数投资长期收益率的文章,它们均表明,在长期投资时间段内,指数投资的收益率明显优于主动投资策略。
标普500指数是美国最广为人知的股票指数之一,它代表了美国500家大型上市公司的股票表现。长期以来,标普500指数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趋势。例如,回顾过去30年的历史数据,标普5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超过7.8%。投资纳斯达克100指数是投资美国科技行业中最著名的指数之一,包含了100家市值最大的非金融类科技公司。纳斯达克100指数代表了一系列创新、高增长和领先的科技企业,因此在长期投资中,其表现相当引人注目。过去30年(1993年至2023年):纳斯达克100指数经历了多个市场周期,其中包括互联网泡沫时期和金融危机。根据数据,该时段内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年化回报率约为12.93%。这意味着,长期持有纳斯达克100指数投资,平均每年可以超过12%的回报。过去10年(2013年至2023年):科技行业持续表现出色,纳斯达克100指数也获得了强劲的增长。根据数据,该时段内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年化回报率约为14%左右。这显示出在过去的十年中,投资纳斯达克100指数获得了显著的超额回报。
指数投资有许多优越性,尤其是在长期投资时间段内,指数投资的收益率明显优于主动投资策略:
1、长期稳定性。指数投资之所以在长期投资中表现出色,部分原因在于它们所追踪的指数通常代表了广泛的市场范围,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这些指数由专业机构定期维护,包含多个公司或资产,从而分散了个别公司或资产的风险。与此相比,主动投资可能涉及较少的资产,其表现可能受限于某个行业或个别公司的波动。
2、市场效率。指数投资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其信奉市场有效性假设,即市场上所有信息都已被充分反映在股价中。在市场有效性的前提下,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预测市场的短期涨跌。因此,持有整个市场的指数投资更符合市场效率的理念。主动投资的一些策略可能试图预测市场的走势,但长期来看,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使得主动投资策略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3、时间与精力节省。指数投资相对简单,无需投资者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个别公司的基本面或行业动态。这对于普通投资者尤其有利,因为大多数人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和经验。相比之下,主动投资需要投资者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寻找低估值或高增长潜力的个股。
指数投资作为一种投资策略,虽然有许多优点和长期收益的证据支持,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1、无法超越市场表现:指数投资的目标是追踪市场整体表现,因此其收益率始终等同于所选择指数的表现。这意味着无法通过指数投资来超越市场,即无法获得高于指数本身的回报。在一些市场行情中,特定的主动投资策略可能会取得比指数更好的表现。
2、市场波动风险: 指数投资与市场的整体表现紧密相关,因此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指数投资也会受到影响。在经济衰退或市场崩盘时,指数投资的价值可能会暂时下降,投资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长期视角来应对市场波动。
3、不适用于特定投资目标:尽管指数投资在长期持有的情况下表现出色,但对于某些特定的投资目标,如短期投机或市场定时,指数投资可能并不适合。4、行业偏重和泡沫风险: 部分指数投资通常根据市值加权来选择成分股,这意味着市值较大的公司在指数中占据更大的权重。因此,某些行业或个别公司可能在指数中占据较大比例,导致投资者在该行业或公司过度集中,增加了特定行业或公司的泡沫风险。5、无法捕捉新兴产业: 指数通常是基于已有的市场结构和标准构建的,难以及时反映新兴产业或技术的投资机会。这可能使投资者错过了一些高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投资机会。
为了解决指数投资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指数增强类产品孕育而生。指数增强是一种旨在通过采取主动投资策略,在超越市场基准(例如指数)的同时保持基准的特点和风险敞口的投资方法。指数增强的目标是以最低的额外风险为代价获得超越基准的业绩,从而达到较高的信息比率。这就需要管理团队具备以下素质与要求:
1、专业管理:成功的指数增强策略通常需要由专业的投资团队进行管理。这些团队通常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深入的市场洞察力,能够有效地进行投资组合调整和风险控制。
2、适度的主动投资:指数增强并不是全面的主动投资,而是在相对被动的指数投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主动投资。这意味着增强策略通常会保留一部分指数投资的特点和风险敞口,以降低过度主动投资带来的风险。
3、适应大小盘风格变化。经济周期、监管环境、流动性与盈利估值的变化导致不同投资年份产生了大小票风格效应(如下图不同年份大小票收益率表现),这就需要指数增强投资要适度注意市场风格变化。
在美国,指数增强作为一种稳健的投资策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稳步、加速发展,部分是因为主动型基金经理令人沮丧的业绩表现,还因为基于指数投资策略被作为整体证券配置的核心部分从而增加了相应的资产配置。在中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特别是A股市场股票数量越来越多,指数投资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作为一种简便、低成本、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指数投资其有明确标明的基准的管理有助于基金经理与客户对基金目的的理解保持一致,未来将在中国持续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特别是指数增强类产品越来越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