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万资本余涛:关于短期业绩
探讨:关于短期业绩
最近了解到两个事实;
事实一:创立“三因子”有效市场理论的尤金珐玛参与的Dimensional Fund Advisor基金41年来有一条重要的原则:永远不要同客户谈论短期业绩,更不能用短期的业绩来吸引新客户。
成立四十一年来,DFA坚持一个投资策略,管理了5840亿美金的资产,将长期主义演绎到了极致。
事实二:截止到2022年年报,某头部明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旗舰基金,已经把上一波抱团白马的收益亏完了。 2021年的利润亏损是103.91亿,2022年亏损107.14亿,两年合计亏损超过200亿,而上一波白马疯狂的两年,合计盈利不超过200亿。
让我们先分析一下事实二,需要注意的是基金本身的净值没有跌到2018年底的水平,甚至远远高于这个水平,基金给基民亏损的原因只有一个:2019年-2020年基金的规模膨胀了超过10倍!其中,大部分投资者买入的时间点在20年下半年到21年一季度之间。虽然基金在长期来说取得了非常高的年化回报率,但是大部分的投资者没有享受到盈利的喜悦,因为这部分投资者被基金短期业绩吸引而来,基金公司本身也没有引导客户建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导致大部分投资者买在了基金净值的高点附近。
另一方面,正如我们一直以来同投资人沟通的那样,基金经理也是普通人,在大部分时间内并不具备判断市场短期走势的能力,如果基金的组合本身足够分散在不同的行业和风格方向,在2020-2021年的基金净值的高点买入也没有逻辑上的问题,毕竟长远来看,优秀的基金就是应该不断净值创出新高的。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当时这位明星基金经理的持仓组合:
我们发现,20年末,基金的仓位集中在白酒行业,基金的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大持仓均为白酒行业。虽然毫无疑问,白酒公司几乎是A股市场盈利能力最强,护城河最深的优秀企业,看好而集中持仓也符合价值投资的原则。但是在20年底,白酒行业的整体估值处于历史最高位附近,基金抱团行情演绎到极致的背景下,再以短期辉煌的业绩来宣传营销吸引新的关注短期业绩的投资者就存在把商业利益凌驾于客户利益之上的嫌疑了。
实际上,20年到21年初通过集中投资抱团行业获得超额收益后疯狂推销基金的现象非常普遍,多数投资人被套在了山岗上至今没有盈利甚至大幅度亏损。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事实一里,DFA基金长期坚持避免用短期业绩营销基金销售的原则尤其让人尊敬。这种做法虽然可能短期来看基金的规模增长变慢了,但是基金的投资者的合理预期和基金管理者的长期思维一方面有利于基金基于长期思维稳定而持续的获得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基金投资人大概率获得超出预期的持仓体验;这也为DFA在41年内积累近6000亿美金的管理规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到当前的市场,短期的热点无疑是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数字经济相关的标的。我们经过认真的思考,也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可能是一场可以媲美甚至超越互联网革命的技术浪潮,其影响无疑是深远的。我们一定会严肃的对待和研究相关的行业和公司。但是,我们也会非常谨慎的参与相关个股的投资。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从零到一的产业浪潮中,从行业的竞争格局到技术演进都是快速而巨大的,普通投资人如我们非常难以把握行业变化进而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另一方面,大量的热钱涌入了相关公司,部分公司的估值被拔高到天际,但是风口的猪毕竟还是会掉落凡间的,除了少数公司最终能够实现华丽转身将预期实现之外,大部分公司最终都会成为这场浪潮的牺牲者,击鼓传花游戏也有鼓点停止的时候。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近期A股相关公司巨大的成交量表明:类似2021年抱团股被广大基民和散户接盘的游戏仍然在继续......同样类似的是,总有人大声疾呼:这次不一样了!
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再去了解一下2000年的纳斯达克泡沫、2007年A股泡沫和2015年的创业板泡沫。所不同的是,之前几次泡沫涉及的范围更大,这次的泡沫可能存在于比较小的范围内。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历史不会重复,但是总会有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