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悦读会
悦读会系列之《消费社会》
银万资本·施仲锴

读《消费社会》有感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一本书是《消费社会》,来自一位法国的思想家﹑哲学家让·鲍德里亚。他的作品分析了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并且有着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显著特性。对于身处于当代中国的我们,鲍德里亚的许多观点可能是片面的,带有主观臆断的,但是他提出的问题依旧值得我们深思。以下观点和感悟仅我个人愚见,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刚翻开书本的我只有一个概念,晦涩难懂,这本书中的词汇与话术并不是我们常见的用语,但是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我发现以作者七八十年代的眼光,却描述出了我们现在生活中会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先来说说什么是消费社会,消费社会的概念是指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维持、拉动、刺激生产,在生产社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物性特征、物理属性、使用与实用价值。在消费社会,人们则更多地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精神特性与形象价值。作者在书中有一段描述是这样的:“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人之后存在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却是我们自己。”

这是一段值得深思的话,如同作者所说,过去文明的遗留物,不论是工具建筑或知识文化,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留被传承,它们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文明阶段的兴盛繁荣与没落。物的作用与存在价值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无与伦比,就好比因为工具的产生才有了人类如今的文明,因需求而产生的物才是值得留存的。回过头来看现在的生活,物品种类丰富多样甚至说多余,许许多多的物品产生并不是人最本真的需求,而是被赋予了符号价值或者形象价值。我们如今最熟知的观念,豪车手表地位的象征,大房子豪华装修品质生活,动辄上万的名牌奢侈品,只要穿上你就是美丽时尚的代名词,最新的电子最贵的科技,让你享受前沿科技带给你的便利与快捷。但是这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物,却在比任何的自然传承都要更快速地更新换代,仿佛一直有个声音在告诉你,这个东西旧了过时了该换了,眼花缭乱的产品在你面前不断出现,当你在思考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时,当你犹豫不决不知道怎么选择时,广告和大众传媒出现在了你面前。

商家通过广告为你画了一个大饼,精心的情节编排,快速的图标闪动,看似毫无意义却在一次又一次地暗示你,告诉你这是你需要的,这是最好的。没有一个商家会傻到为一件无意义的事情付出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成本,但是数字回馈告诉我们这就是有用的,就是能提高销量。当有人赋予一件物品超出物品本身的附加值,并且被人所认可时,那这件物被神化的过程也就理所应当。广告更会将一件件看似美好的事物串联在一起,资讯﹑广告﹑生产的商号和商标在这里起着主要作用,并强加一种一致的集体观念,好似一条链子一个无法分离的整体,它们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因为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电视中的男人买了一辆宝马,理所应当的穿着名牌西装带着名牌手表,理所应当地将车子停入自带车库的大别墅,大别墅理所应当的有着豪华的装修,豪华装修理所应当的搭配最好的家具家电,还有最好的餐具与食物。没有人告诉你这些东西是你生下来就需要的,但广告会告诉你需要,你值得拥有。当看到身边的人认可并获得这件物时,人最本性的欲望被激发,嫉妒渴望争相效仿,当广告将集体意识串联,那欺骗也就不是欺骗而是成为现事实。所有人都告诉你这是好的,那你还有否认的资格嘛,潜移默化地被同化似乎是必然趋势。

在当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广告还有一个最佳搭档,就是大众传媒,电视电脑电台电话,你生活中离不开的物品正是大众传媒的载体,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信息,这成为了许许多多人寻找人生机会的途径,但是同时人也失去了对信息选择的权利。推送推广弹窗可谓是防不胜防,那些在互联网发光发热的网络红人,大博主大网红,都成为了广告的载体,也许你只是欣赏他的性格或者能力这些最真实的东西,但是这些让你在互联网上会感觉亲切感觉喜欢的人,却成为了向你播撒广告的最佳人选,你更容易被种草,更愿意去尝试。流量与信息将你的生活填充,为你准备好你本不需要的选项,这一切的背后就是资本,这一无可撼动的力量。

作者在书中多次表达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异化人性的批判,一切具有深刻意义的事物在消费社会中都被符号化,人民群众处于被“消费”的状态,看似“积极”的社会其实只是在消极地运作。但我觉得不尽然,消费社会的存在势必会造成群众物欲的暴增,但是也正是这一的欲望形成了全球社会丰富多样的发展,工业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将地球上的所有人联系到一起,文化﹑知识﹑风土人情,所有的一切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势必有新的事物产生,认识接受了解新事物,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在基本物质生活达到全面满足的时候,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人类从古至今就存在的特性,对于物的附加值其实也是精神需求的一种表达方式,以前可能是音乐绘画诗歌舞蹈,而现在可能是消费需求和渴望,这些都是创造丰富想象力的动能,就像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只是为了满足人类便利生活的需求,消费社会可以批判但不能否定,这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石。

最后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来谈一谈,其实像我们公司大致可以分成两个种类,一是进行基本面研究的投研人员,二是寻求业务的营销人员,那我们实际上也就扮演着书中的两种身份,研究员不应该随波逐流,应该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和需求,在如海洋般的信息中筛选出真正值得研究的公司和股票,这样才能在消费的大潮中脱颖而出不被市场所左右。而销售员应该如同资本家一般,当然不是说要去欺骗消费者,而是为客户寻找需求创造需要,在服务客户的同时追求更多的利益空间,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从生活角度出发,理性满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不追求在巨大风险中寻求利益的快感,不盲目从众积极展现自主观点,在丰盛的物中找寻真正自能让自己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得到满足的东西,一顿可口的晚餐,一首动听的歌曲,满足感可能没有我们相信的这么复杂。不论是在公司在社会还是在自己的家庭之中,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脚踏实地的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